联系电话

131-22073935

技术文章/ Technical Articles

我的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怎么更换箱式烧结炉的热电偶

产品分类 / PRODUCT

怎么更换箱式烧结炉的热电偶

更新时间:2025-10-10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34

怎么更换箱式烧结炉的热电偶

?更换箱式烧结炉热电偶是一项需要谨慎操作的技术工作,以下是体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,以确保更换过程安全高效。

### **1. 准备工作**
在开始更换前,务必确保烧结炉已断电并冷却至室温,避免烫伤或电气事故。准备好新热电偶(型号需与原热电偶匹配)、扳手、螺丝刀、绝缘胶带等,并穿戴好防护手套和护目镜。

### **2. 拆卸旧热电偶**
首先,找到热电偶的安装位置,通常在炉体侧壁或顶部。使用扳手或专用工松开固定螺母,小心拔出热电偶,注意避免用力过猛导致导线断裂。若热电偶与补偿导线连接,需先断开接线端子,并用绝缘胶带包裹裸露的线头,防止短路。

### **3. 安装新热电偶**
将新热电偶插入原安装孔,确保其感温端正确伸入炉膛内部,避免接触炉壁或加热元件。随后拧紧固定螺母,使热电偶稳固不松动。若热电偶带有补偿导线,需按照原接线方式重新连接,并检查接头是否牢固,避免接触不良影响测温精度。

### **4. 测试与校准**
安装完成后,先不要立即启动高温加热,可先通电进行低温测试(如200℃以下),观察温度显示是否稳定。若发现温度波动异常,需检查热电偶安装位置或接线是否正确。必要时,可使用标准温度计进行对比校准,确保新热电偶的测量准确性。

### **5. 注意事项**
- **防干扰措施**:热电偶信号易受电磁干扰,布线时应远离动力电缆,并采用屏蔽线减少干扰。
- **定期维护**:建议每隔3~6个月检查热电偶的磨损情况,及时清理炉内积灰,避免影响测温精度。
- **安全第一**:操作过程中如遇异常(如冒烟、异味),应立即断电排查,必要时联系专业维修人员处理。

更换箱式烧结炉的热电偶是保障设备测温精准性的关键操作,需严格遵循 “断电冷却→拆除旧件→适配新件→安装调试" 的流程,尤其需注意型号匹配、密封防护、安装位置三大核心要点,体步骤如下:

一、更换前准备:明确需求 + 备好工

1. 确认热电偶型号与参数(避免错配)

首先需根据烧结炉的额定温度和炉膛材质,确定新热电偶的型号(核心参数),避免因型号不符导致测温不准或元件损坏:
  • 温度适配:

    • 中低温炉(≤1200℃):常用K 型热电偶(镍铬 - 镍硅,测温范围 0-1300℃,成本低);

    • 高温炉(1200-1600℃):常用S 型热电偶(铂铑 10 - 铂,测温范围 0-1600℃,精度高);

    • 超高温炉(≥1600℃):常用B 型热电偶(铂铑 30 - 铂铑 6,测温范围 0-1820℃,耐温性强)。

  • 结构适配:

    确认热电偶的 “安装方式"(如螺纹固定、法兰固定)和 “插入长度"(需与旧件一致,通常插入炉膛有效工作区中心,长度≥炉膛深度的 1/3,避免过短导致测温偏低、过长接触炉膛内壁)。

2. 准备工与耗材

  • 基础工:螺丝刀(一字 / 十字)、扳手(根据接线端子 / 固定螺纹型号选择,如 8-10mm 开口扳手)、尖嘴钳、万用表(用于检测通断);

  • 耗材:耐高温密封胶(如陶瓷纤维密封胶,用于填补安装间隙,防止热量散失)、砂纸(用于打磨氧化的接线端子)、手套(耐温手套 + 绝缘手套,避免烫伤和触电)。

二、核心更换步骤:安全第一,精准操作

步骤 1:断电冷却,确保无安全风险

  • 断电:关闭烧结炉总电源(包括控制电源和加热电源),拔掉插头或断开空气开关,避免带电操作;

  • 冷却:等待炉膛温度降至室温(≤30℃) ,再开始操作(高温下拆卸会导致烫伤,且热电偶高温时易脆断,炉膛高温也可能因接触空气氧化)。

步骤 2:拆除旧热电偶(分 “外部接线" 和 “炉体拆除" 两步)

(1)拆除外部接线(先拆控制端,再拆炉体端)
  • 打开烧结炉的控制箱面板(通常在炉体侧面或背部),找到热电偶与温控仪连接的接线端子(端子上会标注 “TC+"“TC-",对应热电偶的正负极);

  • 用螺丝刀松开端子螺丝,轻轻拔出热电偶的导线(注意记录正负极接线位置,避免新件接反,接反会导致温控仪显示 “负温度" 或乱码);

  • 若导线有氧化(端子处发黑),可先用砂纸轻轻打磨,再拆除(避免氧化层脱落污染控制箱内部)。

(2)拆除炉体上的旧热电偶
  • 找到热电偶在炉体上的安装接口(通常在炉膛侧面或顶部,外有螺纹套管或法兰固定);

  • 用扳手逆时针拧下固定螺母(若螺母生锈,可滴少量除锈剂,避免强行拧动导致螺纹损坏);

  • 轻轻拔出旧热电偶(若插入过紧,可缓慢旋转拔出,避免折断在炉膛内;若炉膛内热电偶外套管(如刚玉保护管)破损,需一并取出残留碎片,防止污染炉膛)。

步骤 3:检查新热电偶与安装接口(避免安装隐患)

  • 新热电偶检测:用万用表 “通断档" 测量新热电偶的正负极(正常应为通路,电阻值≤10Ω;若不通,说明热电偶内部断线,需更换新件);

  • 安装接口清理:检查炉体安装孔内是否有粉尘、残留密封胶或氧化皮,用软毛刷清理干净(若接口螺纹损坏,需更换配套的螺纹套管,否则会导致密封不良)。

步骤 4:安装新热电偶(按 “炉体固定→外部接线" 顺序)

(1)炉体固定:确保位置精准 + 密封良好
  • 轻轻将新热电偶的感温端() 插入炉膛安装孔,确保插入深度与旧件一致(感温端需位于炉膛有效工作区中心,不接触炉膛内壁、加热元件或坩埚,否则会导致测温偏差);

  • 用扳手顺时针拧紧安装螺母(力度适中,避免过紧压裂热电偶保护管,或过松导致热量泄漏);

  • 若安装间隙较大(如螺纹与热电偶套管不匹配),可在间隙处涂抹少量耐高温密封胶(厚度≤2mm),待胶固化后再进行下一步(密封胶需选耐温≥炉体额定温度的型号,如 1600℃炉选耐 1800℃密封胶)。

(2)外部接线:正负对应,端子牢固
  • 将新热电偶的导线接入控制箱内的温控仪端子,严格按照旧件的正负极位置连接(“TC+" 接热电偶正极,“TC-" 接负极,通常热电偶导线红色为正极,蓝色为负极,体以产品标识为准);

  • 用螺丝刀拧紧端子螺丝(力度适中,避免导线松动导致接触不良,或过紧压断导线);

  • 整理导线,避免导线与控制箱内其他强电线路(如加热电源线)缠绕,防止干扰测温信号。

步骤 5:安装后调试与验证(确保测温精准)

  • 通电测试:合上总电源,打开控制电源(暂不启动加热),观察温控仪显示:

    • 正常情况:显示当前室温(与实验室温度计偏差≤±2℃),无报错(如 “断偶"“超温" 提示);

    • 异常情况:若显示 “断偶",检查接线是否牢固、正负极是否接反;若显示温度偏差过大,检查插入深度是否到位。

  • 升温验证(可选,用于关键实验):

    启动炉体,设置低温升温程序(如室温→200℃,保温 30 分钟),用高精度测温仪(如便携式热电偶)在炉膛观察窗处比对温度,确认温控仪显示温度与实际温度偏差≤±3℃(符合实验要求),再进行正式实验。

三、注意事项:避免常见错误

  1. 禁止带电操作:即使仅拆外部接线,也需断电,防止热电偶导线接触控制箱内强电线路导致短路;

  2. 保护管不可漏装:若热电偶配有刚玉保护管(用于防止样品腐蚀或熔融物粘连),必须装在感温端外侧,不可直接将热电偶丝暴露在炉膛内(否则高温下易氧化熔断);

  3. 定期校准:新热电偶安装后,建议每 3-6 个月用标准热电偶校准一次(送第三方计量机构),尤其是用于精密实验的高温炉(如 1400℃以上烧结),确保测温精度;

  4. 型号不可混用:如 S 型热电偶不可替换 K 型(S 型为贵金属材质,K 型为金属,温控仪的输入信号类型不同,混用会导致测温不准)。


通过以上步骤,可顺利完成热电偶更换,确保烧结炉长期稳定运行。若对操作仍有疑问,建议参考设备说明书或咨询厂家技术支持。
?


微信扫一扫
131-22073935

地址:奉贤区海坤路1幢1号